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28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28/R

邮发代号: 2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国家“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240例甲亢、甲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测定分析

    笔者检测了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患者的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和垂体泌乳素(PRL)水平,以探讨甲亢、甲低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忠芳;陈燕;董明国;石应元;刘建华;程鹏飞 刊期: 2002- 05

  • 99 Tcm(Ⅴ)-DMSA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研究

    笔者用99Tcm(Ⅴ)-二巯基丁二酸(DMSA)进行乳腺显像,以探讨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作者:胡旭东;李国梁;左文述;王永胜;东野美樽;张鹏;陈鸣陆;方永存;李万湖 刊期: 2002- 05

  • 胃底贲门癌消化道重建术后胃排空的研究

    目前胃底贲门癌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但尚无首选术式.笔者于1997年1月~2000年12月对近端胃次全切除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行核素胃排空显像,以比较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后对胃排空的影响及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擘;覃伟武;黄源;彭盛梅 刊期: 2002- 05

  • 尿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功能的评价

    笔者探讨了尿β2微球蛋白(β2-m)、白蛋白(Alb)水平与糖尿病肾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对照组为健康成年人50例,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46(40~58)岁.......

    作者:吴良范;雷红华;乔祖丽 刊期: 2002- 05

  • 鼻咽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特点

    鼻咽癌(NPC)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0.97%,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8.08%[1].NPC较早发生骨转移,核素骨显像对诊断骨转移病灶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黄际远;陈明曦;宋文忠;周爱群 刊期: 2002- 05

  • 6-18F-多巴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分布研究

    目的制备PET显像剂6-18F-多巴(6-18F-DOPA)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使用小型回旋加速器生产18F离子,经亲核取代、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等4步反应,合成得到无载体的6-18F-DOPA.24只SD大鼠分为6组,每只经尾静脉注射1.11MBq6-18F-DOPA,经5,30,60,90,120和150min后分别处死,解剖,取有关组织、脏器称重并测定放射性计数.结果6-18F......

    作者:张岚;唐刚华;周伟;尹端;汪勇先;黄祖汉 刊期: 2002- 05

  • 老龄鼠与记忆障碍模型大鼠脑内多巴胺系统的研究

    目的从多巴胺(DA)系统角度探讨实验性记忆障碍及衰老的机制.方法应用东莨菪碱(Sco)阻断毒蕈碱(M)乙酰胆碱受体建立记忆障碍大鼠模型,对该模型及老龄鼠进行记忆行为测试,并应用125I-β-甲苯-3β-(4-碘苯基)托烷-2β-羧酸酯(CIT)及125I-左旋-3-碘-2-羟基-6-甲氧基-N[(1-乙基-2-吡咯烷)甲基]苯酰胺(IBZM)脑内分布研究分别探讨在实验性记忆障碍和衰老时脑内DA转运......

    作者:林岩松;丁时禹;陈正平;周翔;方平;王博诚;张满达;王世真 刊期: 2002- 05

  • 99 Tcm-ECD SPECT显像定位致癎灶的价值

    目的探讨99Tcm-双半胱乙酯(ECD)SPECT显像对原发性癫致灶定位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头皮脑电图(EEG)诊断为癫的34例患者行SPECT发作间期及发作期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以确定致灶.结果22例患者发作间期rCBF显像出现rCBF灌注减低,28例发作期显示血流灌注增加,两期吻合的部位确定为致灶,据此行伽玛刀治疗.结论SPECT对致灶定位有很大价值.......

    作者:刘灿虎;芮东红;李冰;张金伟;张丽君;金子焕;金道云 刊期: 2002- 05

  • 同侧和对侧忽略患者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同侧和对侧忽略与脑血流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单侧脑卒中、直线平分试验证实有同侧或对侧忽略表现的右利手患者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判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变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同侧忽略可发生在大脑的左、右半球,其常见损伤部位是额叶,其次是中央沟和顶、枕叶;对侧忽略患者常见的损伤部位是额叶,其次是颞、顶叶.同侧、对侧忽略患者的病灶rCBF及其降低百分比、病灶......

    作者:尹雅芙;任艳;李亚明 刊期: 2002- 05

  • 13N-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目的探讨13N-NH3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健康志愿者,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注射13N-NH3740~925MBq,3~5min后行T+E二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和脑皮质标准摄取值(SUV)半定量分析,镜像比值法测量左/右两侧相应脑区SUV比值(SUV_r).其中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行乙酰唑胺(ACZ)脑负荷试验,观察口......

    作者:乔穗宪;唐安戊;王丽娟;刘新通;袁彦伯;陈立光;罗耀武;张祥松;王淑侠;刘斌;徐卫平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