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28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28/R

邮发代号: 2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国家“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年第7期文章
  • 应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抗凝治疗疗效

    目的应用肺通气/灌注(V/Q)显像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36例经肺动脉造影确诊的CTEPH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3.8±13.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以上的抗凝药物治疗,并分别于抗凝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接受肺V/Q显像,比较治疗前后血栓栓塞病变的肺段数、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及肺动脉收缩......

    作者:杨冬竹;吴大勇;马荣政;郭风;张宗耀;韩凯;任俊灵;方纬 刊期: 2018- 07

  • 结直肠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肝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原发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在上海市仁济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PET/CT检查的98例CRC患者资料[男66例、女32例,年龄(64±13)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PET/CT检查,检查前未行任何治疗,对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PET/CT肿瘤代谢参数与肝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严卉;陈虞梅;贾文芝;黄钢;刘建军 刊期: 2018- 07

  • 皮肤真性组织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患者女,58岁,2014年11月出现四肢及颈背部皮下多发结节,未予任何治疗,之后上述结节逐渐增多增大,伴消瘦、乏力,无头痛、头晕、腹胀、腹泻、发热、恶心.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体格检查:四肢、颈胸腹盆部皮下多发结节,呈暗红色,隆起于皮肤表面,无破溃及结痂现象.实验室检查:Hb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单核细胞百分比16.60%(正常参考值范围3%~8%).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未见肿大淋巴......

    作者:李慧敏;吕达;张海龙;吕哲昊;刘举珍 刊期: 2018- 07

  • 18F-FDG PET/CT显像探查隐匿性结核性淋巴结炎一例

    患者女,66岁,双下肢间断出现结节红斑3年,多次皮肤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结节红斑加重.体格检查:双下肢胫前多发大小不一红斑,红斑质硬伴压痛,无水肿、瘙痒、破溃等.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淋巴细胞18.8%(20%~50%);C反应蛋白12.55(0~10)ng/L;血红细胞沉降率69(0~20)mrm/lh;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1-phafetoprotein,AFP)、癌胚......

    作者:胡玉敬;吴大勇;田丛娜;张新超;边艳珠 刊期: 2018- 07

  •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与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近几年因其独特优势备受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材料,UCNPs利用组织穿透能力强的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更小的组织损伤、低背景荧光等优点;其与高分辨率CT及MRI相结合,可进一步应用于多模态成像和精准治疗.该文主要综述了稀土UCNPs在多模态成像与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雯;张瑞平 刊期: 2018- 07

  • 18F-FDG PET/CT预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小病灶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小病灶得以发现[1].研究[2-3]表明,对于周围型NSCLC小病灶,保留更多肺功能的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一样能获得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因此,术前明确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外科医师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44例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

    作者:丁重阳;郭喆;孙晋;李洋洋;李天女 刊期: 2018- 07

  •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光激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LICA)技术建立快速定量检测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方法.方法采用2株配对的HMGB1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1株单抗包被受体微球,另1株单抗先用生物素标记,再与链霉亲合素的供体微球共同组成人HMGB1的LICA检测方法,进而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分别测定普通肺炎患者(35例)和重症肺炎患者(25例)血清HMGB1的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

    作者:俞蕾;肖华龙;刘洁;黄飚;盛慧明;张艺;胡志刚 刊期: 2018- 07

  • 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心血管核医学优势

    中国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心血管疾病循证医学的发展和相关理念的更新,如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以“狭窄斑块”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心肌缺血”为中心,心血管核医学检查作为无创功能分子影像技术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核素心肌血流定量、核素易损斑块探测等为心血管核医学开辟了新领域.......

    作者:王跃涛 刊期: 2018- 07

  • 甲状旁腺核素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破坏性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手术是其唯一治愈方法.过去近20年来甲状旁腺手术方式发生了改变,常规双侧颈部探测不再是唯一的手术方式.鉴于甲状旁腺核素显像能特异性定位甲状旁腺手术位置、寻找异位甲状旁腺及多腺体疾病,其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是核医学医师、内分泌及内分泌外科医师互相协作的成果,文章强调了在任何PHPT手术前行甲状旁腺显像的......

    作者:Elif Hindié;Paolo Zanotti-Fregonara;Antoine Tabarin;Domenico Rubello;Isabelle Morelec;Tristan Wagner;Jean-Francois Henry;David Ta(i)eb;季艳会 刊期: 2018- 07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骨多发病变18F-FDG PET/CT表现一例

    患者男,32岁,间断发热1年余,颈肩腰背部僵硬感半年.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温度40℃,伴畏寒、寒战,双踝、双腕关节及双手远端指间关节疼痛,后逐渐出现肩颈部及腰背部僵硬感,转头、翻身、起床困难.WBC14.73(正常参考值范围3.50~9.5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7%(正常参考值范围50.0%~70.0%),Hb57(正常参考值范围120~160)g/L,PLT55(正......

    作者:潘青青;罗亚平 刊期: 201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