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年第02期

18F-FDG PET/CT显像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鉴别诊断价值

吴增杰;边甜甜;王艳丽;房娜;曾磊;崔新建

关键词:骨折, 压缩性, 诊断, 鉴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摘要: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6年7月间7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临床随访或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40例;男13例、女27例,中位年龄77岁)、转移瘤组(27例;男18例、女9例,中位年龄64岁)和骨髓瘤组(12例;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67.5岁),比较3组患者18F-FDG PET/CT表现征象及病变椎体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取正常L2椎体SUVmax为对照.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骨质疏松组病变椎体53个,转移瘤组41个,骨髓瘤组16个.骨质疏松组中无椎旁软组织肿块和附件受累;转移瘤组14个(34.15%,14/41)椎旁软组织肿块,28个(68.29%,28/41)椎体附件受累;骨髓瘤组2个(2/16)椎旁软组织肿块,16个(16/16)附件受累.3组椎旁软组织肿块及附件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21.75和73.10,均P<0.01).(2)骨质疏松组病变椎体18F-FDG浓聚形态均为片条样(100%,53/53),转移瘤组浓聚形态为类结节样(12.20%,5/41)、条块样(43.90%,18/41)和不规则样(43.90%,18/41),骨髓瘤组浓聚形态为片条样(14/16)和不规则样(2/16),形态构成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03.67,P<0.01).(3)3组病变椎体平均SUVmax分别为4.00±0.14、7.33±4.05和4.17±0.39,正常组L2椎体平均SUVmax为2.33±0.0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5,P<0.01);除骨质疏松组与骨髓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0.26,P>0.05),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2.38~29.51,均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片条样浓聚形态、椎体SUVmax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和附件受累情况对压缩性骨折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