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杨微;王跃涛;邵晓梁;王建锋;田毅;范圣登;王小松;陈勇峻;李小霞;严慧;徐梅;张飞飞
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室重构,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猪
摘要:目的 应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定量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左心室重构(LVRM)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取12头巴马小型猪建立AMI模型,分别于AMI前、AMI后(24 h、1和4周)行GMPI,测定前壁梗死区局部膨出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 I);计算LVEDV与LVESV在AMI前后的变化差值(ΔLVEDV与 ΔLVESV).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小显著差异t检验和Pearson相关处理数据.结果 9头猪建模成功,AMI后24 h即发生LVRM.AMI后LVEDV和LVESV明显增大,1周内进行性加重,但4周时有下降趋势.AMI前,AMI后24 h、1和4周的LVEDV分别为(34.44±7.90)、(47.56±22.66)、(71.89±14.90)和(70.33±19.47)ml(F=28.836,P<0.001);对应的LVESV分别为(10.11±5.49)、(25.33±11.62)、(40.89±15.88)和(35.44±17.11)ml(F=22.450,P<0.001);前壁梗死区局部膨出指数4周内进行性增大(F=16.054,P<0.001);AMI后LVEF低于AMI前(F=18.267,P<0.001),但4周时较1周有改善[(52.56±14.96)%与(45.11±15.80)%;t=2.440,P<0.05].AMI后1周心肌灌注缺损范围与相应的 ΔLVEDV和 ΔLVESV相关(r值:0.731和0.700,均P<0.05);AMI后24 h hs-cTn I与相应的 ΔLVEDV及AMI后4周 ΔLVEDV相关(r值:0.669和0.693,均P<0.05).结论 AMI后24 h即发生LVRM和心功能受损,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受损1周时严重,4周时有所恢复,前壁梗死区局部膨出进行性加重.灌注缺损范围及hs-cTn I与LVRM程度密切相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