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实验核医学在临床前分子靶向诊疗研究中的作用
张永学
关键词:
摘要:核医学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以及诊疗一体化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靶分子与相应分子探针、放射性药物高度特异性结合的优势,可为实现诊疗一体化创造条件. 基于抗体、受体、基因或纳米载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及靶向治疗药物有可能为某些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如177 L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治疗前列腺癌[1]和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 N?-四乙酸( 1, 4, 7, 10-tetraazacyclododecane-N, N′, N″, N?-tetraacetic acid, D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 D-Phe1-Tyr3-Thr8-octreotide, TAT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2]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然而,总体来讲,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还不太成熟,尽管在理论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其临床转化的速度较缓慢,因此临床前的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