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韩洁;孟晶晶;米宏志;王蒨;卢霞;苏航;张颖;丁健;陆遥
关键词: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99m锝高锝酸钠, 99m锝聚集白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肺V/Q SPECT显像与CTPA对PE,尤其是亚肺段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因可疑PE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肺V/Q SPECT显像的571例(男265例,女306例,年龄24~91岁)患者资料.结果依据欧洲核医学学会(EANM)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确诊PE、排除PE和不确定诊断,并与临床终诊断进行对比研究,计算显像诊断PE的各效能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将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和CTPA检查患者的显像结果分别与临床终诊断进行对比,应用Kappa检验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各自AUC及95% CI并比较.结果 571例肺V/Q SPECT显像患者中,94例诊断PE(其中8例为多发亚肺段PE),427例排除PE,50例不确定诊断.经临床综合分析,93例确诊PE(8例多发亚肺段PE全部确诊PE),478例排除PE.V/Q SPECT诊断PE的PPV为93.62% (88/94),NPV为99.77% (426/427),Ac为98.66%(514/521),Se为98.88% (88/89),Sp为98.61% (426/432),不确定诊断比例为8.76%(50/571);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85和0.971~ 1.000.77例同期行肺V/Q SPECT显像和CTPA检查的患者中,V/Q不匹配亚肺段52个,CTPA检出受累亚段级肺动脉1个.2种检查方法诊断PE的PPV分别为81.48%(22/27)和10/13,NPV分别为97.83% (45/46)和81.97% (50/61),Ac分别为91.78%(67/73)和81.08% (60/74),Se分别为95.65%(22/23)和47.62%(10/21),Sp分别为90.00%(45/50)和94.34% (50/53),不确定诊断比例分别为5.19%(4/77)和3.90%(3/77).2种方法一致性不高(Kappa=0.330,P<0.05).在PE的诊断上,V/Q SPECT显像较CTPA更具优势(P<0.05).两者ROC曲线的AUC及95% CI分别为0.930和0.863~0.998、0.725和0.588~ 0.863,不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结论 肺V/Q SPECT显像对诊断PE具有较高的PPV、NPV和Ac,较低的不确定诊断比例,对于P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对亚肺段PE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