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新型多模态硅质体纳米分子探针的在体研究
樊迪;翟洛萍;高瀚男;王凡;艾林;史继云
关键词:分子探针, 硅质体, 铟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光学成像, 小鼠
摘要:目的 制备新型的双模态显像硅质体纳米分子探针,并评估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利用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硅质体表面修饰连接螯合剂DOTA,并用111 In标记.标记后的硅质体111 In-ICG-DPDC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正常小白鼠体内,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血及感兴趣脏器,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体内分布情况.建立荷路易士肺癌(LLC)C57BL/6黑鼠皮下肿瘤模型,用小动物IVIS和SPECT对荷瘤鼠进行活体成像,观察肿瘤部位对硅质体探针的摄取情况.结果 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的粒径约为90 nm,成功偶联DOTA后用111 In标记,纯化后的放化纯为99.93%.标记后的硅质体体外稳定性良好,纯化后48 h放化纯为97.10%.该硅质体血液循环时间较长,快速半衰期为4.0 min,慢速半衰期为132.7 min;主要聚集在肝脏和脾脏,且滞留时间较长.NanoScanSPECT/CT显像示LLC肿瘤在注射后4 h有明显摄取,肝脾亦摄取较高,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光学成像示肿瘤对探针有明显摄取,与SPEC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 设计的硅质体探针能用于肿瘤SPECT和光学双模态显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