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钢
关键词:长风, 分子影像, 影像技术, 生命信息, 临床应用, 意识, 核医学, 分子生物学, 专业属性, 专业交叉, 异常过程, 现代医学, 生命系统, 艰难探索, 国外模式, 观测, 个体, 从业人员, 博极医源, 变化机制
摘要:分子生物学的长足发展和影像技术的快速提升,不但造就了一个现代医学与分子影像的时代,也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工作者有着奔跑的渴望,期盼着通过分子影像技术直视微观,把握生命的生理、病理变化机制;期待着应用分子影像技术再现整体,将生命系统的表现及规律放在独立的个体中加以考量,多模式地获取生命信息、多时态地观测瞬间变化、全景式地展示生命的正常与异常过程。这一切已不是梦想,正在我们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实现。但是,在欢欣鼓舞、激情澎湃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分子影像作为一个专业属性极强、专业交叉广泛的新兴发展领域,其从业人员必须有一种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精神;应该意识到,作为一种以人体为观测对象的技术手段,其实际临床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东西方个体间的差异,而不能机械地照搬国外模式;更应该意识到,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虽然从学科诞生之日起就携带有分子影像与治疗的基因,但仍在艰难探索、迷茫缓行,诊治一体化的实现仍需付出长期的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