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18F-FDG PET/CT在胆囊癌鉴别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王珍;吴湖炳;王全师;王丽娟;周文兰;李洪生;董烨;田颖
关键词:胆囊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肿瘤分期, 脱氧葡萄糖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将18F-FDG PET/CT和临床资料相结合,以更好地诊断胆囊癌,并评价全身PET/CT在胆囊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54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男28例,女26例,年龄18~82岁)的PET/CT显像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以组织病理学及临床随访为“金标准”,分析PET/CT定性法、定量法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并研究血清CEA、CA19-9和外周血WBC计数在进一步区分18F-FDG代谢增高的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以临床分期为基准,研究全身PET/CT在胆囊癌分期中的价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x2检验和McNemar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4例患者中27例为胆囊癌,另27例为胆囊良性病变.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42例(真阳性27例,假阳性15例).以胆囊病灶代谢增高为定性诊断标准,PET/CT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27/27)、44.4%(12/27)和72.2% (39/54);以SUVmax 6.6为定量诊断标准时的相应值分别为81.5%(22/27)、70.4% (19/27)和75.9%(41/54),与定性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11和0.193,均P>0.05).早期胆囊癌和代谢增高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CEA和CA19-9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9和0.045,均P>0.05).然而代谢增高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增高异常率明显高于早期胆囊癌患者(14/15和1/6;x2=12.343,P<0.05).(2)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提高了59.3% (16/27)患者的临床分期.18F-FDGPET/CT全身显像诊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8/19和7/8,诊断胆囊癌远处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7/17和9/10.结论 无论是定性法还是定量法,18F-FDG PET/CT均难以特异性鉴别诊断早期胆囊癌和代谢增高胆囊良性病变(急性炎性病变为主),PET/CT显像结合外周血WBC计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胆囊癌准确分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