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年第06期

99 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马宁帅;李素平

关键词:心肌梗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超声检查, 猪, MIBI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和G?MPI 在评估心肌梗死猪模型心肌损伤情况及心功能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超声ST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同龄成年雌性藏香猪(8头)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冠状动脉结扎术前及术后6、24、48、72和96 h对猪行99 Tcm?MIBI G?MPI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的灌注情况,应用超声STI分析左心室不同节段超声短轴水平径向应变峰值( SR)、圆周应变峰值( SC)及局部心肌旋转角度( Rot);分别测量左心室( LV) EDV、LVESV及LVEF。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6头。 G?MPI示冠状动脉结扎术后6 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或极轻微的灌注稀疏灶,术后24、48、72和96 h左心室心肌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呈灌注稀疏缺损区,缺损面积及范围随时间延长未见明显变化。超声STI示术后6~96 h左心室心肌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的SR、SC及Rot不同程度降低。 G?MPI与超声测定的术前猪LVEF分别为(68±3)%、(70±4)%,相关性良好(r=0.84,P<0.05)。术后6~96 h G?MPI测定的LVEF分别为(79±1)%、(80±4)%、(58±2)%、(54±4)%、(57±4)%,超声测定值分别为(76±2)%、(76±3)%、(57±3)%、(55±3)%、(68±6)%,相关性减弱(r=0.40~0.76,均P<0.05)。术前及术后二者对LVEDV(F=64.104、30.069,均P<0.01)、LVESV(F=35.186、54.903,均P<0.01)的测定值随术后时间变化的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STI技术可以早期预估心肌受损情况,对受损心肌的运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与G?MPI所测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