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4年第04期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杨珂;梁智勇;孟超;荆凡静;梁军;李方;林岩松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基因, 突变,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V-raf鼠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 (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C远处转移病灶摄碘能力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PTC伴远处转移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39.8岁),按其原发灶BRAFv600E基因是否突变分为突变组和野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血清学特征的差异,探讨BRAFV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灶摄碘的关系;分析BRAFve0E基因突变与治疗后Tg变化趋势的关系.采用两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 转移性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30.0%(12/40),突变组(n=12)与野生组(n=28)患者临床、病理、血清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3~1.728,x2=-1.951 ~1.088,均P>0.05).4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远处转移灶不摄碘,突变组与野生组中不摄碘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0/12)和7.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4,P<0.05),提示BRAFv600E突变组较野生组远处转移灶更易出现不摄碘.野生组66.7%(14/21)的患者131I治疗后Tg呈下降趋势,19.0% (4/21) Tg稳定无明显变化,14.3%(3/21) Tg逐渐增高.突变组中所有患者131I治疗后Tg无下降趋势,2/9呈升高趋势,7/9保持稳定并且转移灶无碘摄取.结论 伴有BRAFv600E基因突变的PTC患者远处转移灶摄碘能力下降,对131I治疗反应差;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伴有远处转移的PTC 131I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其疗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