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2年第06期

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对荷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和药物分布实验

孙柳静;邵国强;王自正;朱喜山;徐龙宝;赵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肿瘤移植, 近距离放射疗法, 磷放射性同位素, 磷酸铬-聚L-乳酸, 小鼠, 裸
摘要:目的 观察32P-磷酸铬-聚L-乳酸(CP-PLLA)粒子瘤体植入后对荷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和体内药物分布.方法 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植入3.7、7.4和18.5 MBq粒子1枚).植入后第2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取瘤体标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另5只裸鼠每2天测量肿瘤体积.植入后1h、2h、1d、2d、4d和8d对裸鼠行放射性核素显像,观察32P-CP-PLLA粒子的放射性动态分布.植入后第14天处死小鼠,测量瘤体放射性活度和质量,计算放射性滞留率和抑瘤率,行常规病理检查观察瘤体和主要脏器病理变化,计算瘤细胞坏死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抑瘤率、瘤细胞坏死率和MVD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放射性核素显像示放射性高度浓聚在植入靶位,并且瘤内弥散.粒子植入后第14天,各活度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820,P<0.01);瘤体病理示坏死性改变,TUNEL检测示肿瘤细胞大量凋亡,凋亡率[第2天分别为(1.66±0.56)%、(34.51±6.68)%、(42.45±6.09)%和(57.01±3.13)%]、瘤细胞坏死率[(4.86±4.12)%、(65.43±8.06)%、(76.18±6.35)%、(85.85±3.05)%]和抑瘤率[(60.82±3.81)%、(73.17±4.55)%、(81.80±4.74)%]均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同步增高.低、中和高剂量组瘤体放射性滞留率分别为(34.36±5.78)%、(41.16±5.26)%和(44.70±3.83)%(F=6.311,P<0.05);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MVD分别为62.00 ±5.40、38.16±4.16、23.50±4.59和15.80 ±3.92(q=14.31、23.11、27.74、8.80、13.43和4.62,均P<0.01).肝、脾等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学异常.结论 32P-CP-PLLA粒子植入后靶向浓聚,持续释放,具有杀伤、诱导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且抑瘤效应和瘤内药物滞留率均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