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03年第04期

19例良性病变患者18F-FDG PET显像特点分析

王全师;吴湖炳;王明芳;黄祖汉

关键词:良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病变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特点.方法 19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活动性结核13例,其他良性病变6例,均经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确诊.分析良性病变18F-FDG PET显像的病灶形态及放射性分布,计算标准摄取值(SUV);并与CT或MRI及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活动性结核患者13例,病灶均表现为18F-FDG 高摄取,SUV为3.1±1.8(2.6~5.7).7例肺结核病灶表现为2个或多个条索状、网状、片状及不规则形,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可见1处或多处放射性缺损影,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灶内有干酪样坏死;淋巴结结核和脾结核各1例,病灶内皆见放射性缺损影,手术及病理检查见病灶内有干酪样坏死,另1例淋巴结结核表现为结节状;2例腰椎结核见相应腰椎体及椎间隙不规则的条索状浓聚影,其中1例伴双侧腰大肌寒性脓肿的患者见相应部位大片状不均匀浓聚影. 1例腹膜结核PET显像见腹膜及肠系膜明显增厚,弥漫性高代谢,CT也有相应表现.②余6例良性病灶均见局限性结节状或团块状高代谢灶,SUV为4.5±3.1(2.5~11.5),影像学表现与CT或MRI相一致,病理检查未见病灶内坏死改变.结论良性病变亦可出现18F-FDG高摄取,仔细分析病灶形态及放射性分布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有时难以与恶性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