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32P-胶体局部给药治疗胰腺移植瘤及其在淋巴道的运转
刘璐;王自正;高宏;李旭东;尹其华;黄鹰
关键词:胰腺肿瘤, 淋巴转移, 放射疗法, 胶体类, 磷放射性同位素
摘要:目的研究32 P-磷酸铬(32 P-胶体)在裸鼠人胰腺癌Pc-3移植瘤间质注射后的抗癌效应及其在淋巴道的运转.方法4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3.7、7.4、14.8、18.5、29.6MBq组和冷胶体(0 MBq)对照组(1~6组)给药后14 d处死;14.8 MBq组、空白对照组(7组,8组)给药后饲养时间长达40d,平均30 d.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给药后32 P-胶体在瘤体内积聚情况、14 d瘤细胞坏死率及形态学改变,对CD34蛋白质表达阳性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动态观察通过淋巴道转运的32 P-胶体对腹股沟淋巴结(GLN)的生物学效应.结果32 P-胶体注射后主要积聚在瘤体内.1~6组瘤细胞坏死率分别为20%、45%、65%、70%、95%和4%(F=4.14~105.36,P<0.01);MVD分别为38.5±4.0、28.0±2.9、17.0±2.9、8.8±1.5、5.7±2.3和65.0±5.2(t=11.9~26.1,P<0.01).7组瘤体缩小干瘪,结痂脱落.GLN肿大,给药组迟于并小于6组和8组;移植瘤虽包膜完整,但已存在淋巴道转移,受32P射线作用后瘤细胞发生变性死亡,GLN辐射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4周后组织修复正常.结论32 P-胶体瘤体内注射抗癌效应明显,能同时治疗胰腺癌及早期淋巴转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