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头颅SPECT与MRI影像的计算机融合处理
丁里;杜丽红
关键词:头颅, 解剖影像, 计算机, 图像融合, 影像学技术, 图像传输, 功能影像, 硬件和软件设计, 数据格式转换, 图像扫描仪, 优势互补, 影像融合, 相互比较, 显示, 位置, 图像处理, 图像比较, 神经影像, 匹配, 临床应用
摘要:[编者按] 图像融合术(fused image technology,FIT)是影像学技术的又一项完善和进步,它不是一般的图像处理,而是影像学科内部的相互完善和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全新的功能——解剖影像。在1999年第46届美国核医学年会总结中,H.N. Wagner专门提到了FIT。他多次强调,21世纪的影像学是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的融合,不再存在单一的解剖影像或功能影像。简而言之,图像融合是2幅不同的影像,例如CT、MRI图像与SPECT、PET图像在断层面、位置与大小相匹配,相重叠,相融合。近来有许多方法可供借鉴。本文作者在没有图像传输的情况下,探索用PC机及图像扫描仪把SPECT脑血流影像与MRI脑断层影像融合,并进行临床应用,为FIT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CRT显示器矩阵大小的限制,利用此法的图像比较模糊。值得指出的是,精确的图像融合需要采集时体外定位标记,采集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融合时进行矩阵大小匹配、图像空间对位以及CT、MRI、PET、SPECT图像传输等问题,这需要特殊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发表本文旨在引起大家对此技术的注意。 (陈盛祖) 头颅SPECT影像的结构显示不如头颅CT、MRI清楚,相互比较时用肉眼不易准确确定病灶在SPECT图像上的位置及范围。我们采用计算机与扫描仪,对2种不同性质的神经影像进行了融合叠加处理,现介绍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