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28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28/R

邮发代号: 2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国家“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18F-FDG PE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18F-FDGPE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40~83(61.5±10.2)岁]有恶性肿瘤病史且经局部CT和(或)MRI检查发现单个椎体病变,疑为骨转移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PET/CT显像,既往未行MRI检查者于PET/CT检查后1周内行病变椎体MRI检查.脊柱单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或6个月以上影像学及临床随访作为终诊断依据......

    作者:陆秀娣;徐文贵;戴东;朱磊;朱湘;马文超;王健;朱研佳 刊期: 2013- 03

  • 131I治疗干扰素诱发甲亢一例

    患者男,52岁,有输血史.2007年体格检查肝功能示ALT78U/L(正常参考值5~40U/L),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21.5μmol/L(正常参考值5.1~19.0μmol/L);后查HCVAb阳性,HCV-RNA定量7.332×108U/ml(正常参考值<1×106U/ml),诊断为HCV.于2007年10月起采用IFN-α皮下注射治疗(180μg/次,每周1次)......

    作者:刘雪辉;高志民;王琦;李鸿钧 刊期: 2013- 03

  • 阴囊Paget病18F-FDG PET/CT显像二例

    病例1患者男,65岁,因阴囊及包皮瘙痒伴溃疡6个月、右下肢水肿1个月就诊.体格检查:阴囊及阴茎包皮皮肤增厚苔藓化,呈鲜红色.行18F-FDGPET/CT检查(PET/CT仪为德国SiemensBiographSensation16HR型,18F-FDG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提供,放化纯>90%),患者空腹8h,休息30min测静脉血糖,确定<6.5mmol/L后,按体质量5.55MBq......

    作者:王剑杰;周鑫;李立伟 刊期: 2013- 03

  • 32P敷贴治疗皮肤Bowen病二例

    病例1患者女,53岁,因全身多发皮损就诊.体格检查:颈部、双侧大腿、小腿部位多发皮损,大小不一,小者约1cm×1cm,大者位于双大腿后侧,约6cm×4cm(图1a).皮损边界清楚,表面糜烂,有鳞屑和结痂.皮肤科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皮肤Bowen病.因患者病灶较多,无法逐一切除,遂转核医学科行32pβ射线敷贴治疗.第1疗程治疗后4个月复查见多数小病灶皮损恢复,双大腿后侧较大病灶皮损范围缩小,表......

    作者:王卫星 刊期: 2013- 03

  • 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准化参数

    GFR的标准化对非肿瘤患者,特别是肾供体较为重要.目前研究较多的GFR标准化参数有:体表面积(BSA)、细胞外液容积(ECV)和瘦体质量(LBM).BSA的准确测定较为困难,且儿童和肥胖者的标准化效能较差;ECV特别适用于健康儿童的标准化,但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减低;LBM兼具定量准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现有研究表明其比BSA和ECV更适用于GFR的标准化,但其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深入研......

    作者:李飞;司宏伟;耿建华;陈盛祖 刊期: 2013- 03

  • 涎腺功能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评估涎腺功能对涎腺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目前检测涎腺功能的手段有:涎腺造影术、涎腺流量测定、放射性核素显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磁共振技术等.笔者回顾分析了上述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涎腺造影术、涎腺流量测定临床已少用,超声可用于筛查涎腺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手段,磁共振技术为当前发展较快的评价涎腺功能的方法.临床上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手段综合评价涎腺功能,为诊疗涎腺疾病提供有价......

    作者:朱汇慈;张燕燕 刊期: 2013- 03

  • 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对比研究

    腹腔淋巴结及脏器是腹部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是制定佳治疗方案的前提.18F-FDGPET/CT显像以葡萄糖代谢差异作为诊断依据,通过图像融合技术精确定位,能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1-3].本研究通过52例肿瘤患者术前18F-FDGPET/CT及增强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评价18F-FDGPET/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部淋巴结及脏器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胡鹏程;石洪成;顾宇参;修雁;李蓓蕾;陈曙光;朱玮珉 刊期: 2013- 03

  • 胃癌组织18F-FDG摄取与己糖激酶、乏氧诱导因子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相关性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转移率及高侵袭性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细胞由于生长快,需通过改变细胞膜葡萄糖转运、糖酵解及形成肿瘤血管体系等微环境来适应其对缺血缺氧的耐受.细胞Glut增多和细胞内磷酸化酶活性增高等生物学特性,可使肿瘤细胞内的糖代谢明显增加.18F-FDG作为一种葡萄糖类似物,经Glut-1作用进入细胞,经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催化生成6-磷酸-FDG,在细胞......

    作者:郭万华;李爱梅;贾支俊;林夏雯;申景涛;郑黎明;陈刚 刊期: 2013- 03

  • 99Tcm-MIBI全身显像和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棕色瘤

    骨骼病变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中常见,约60%的PHPT患者99Tcm-MDP全身骨显像会出现异常[1],棕色瘤是其中较严重的一种.PHPT病灶定位多采用99Tcm-MIBI双时相法或99Tcm-MIBI和99TcmO4双核素法[2-3].99Tcm-MIBI全身扫描多是为了寻找异位PHPT灶,少有文献报道可同时发现棕色瘤显影.......

    作者:孟召伟;张玉洁;何庆;朱梅;田伟军;谭建 刊期: 2013- 03

  • P-gp影响18F-FDG摄取的体外实验

    目的评价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及GF120918作用后,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和Bcap37/多药耐药蛋白1(MDR1)的18F-FDG摄取变化;探讨18F-FDG摄取与P-gp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Bcap37及Bcap37/MDR1细胞分别接种于6孔培养板上,1×106细胞/孔,分成对照组、VER组和GF120918组.分别将18F-FDG、VER及GF120918用不含FBS的......

    作者:郁春景;章斌;邓胜明;万卫星;吴翼伟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