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28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28/R
邮发代号: 2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国家“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2848
- 国内刊号:32-18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国核医学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及中国核医学历史资料征集通知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定于2016年5月20至2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2016年学术年会暨中国核医学60周年庆祝活动(简称中国核医学2016年学术年会),现在开始征集大会交流论文和中国核医学60周年历史资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要求。1.征文内容。临床核医学(SPECT、SPECT/CT、PET、PET/CT、PET/MR显像、功能测定、核素治疗、体外分析、核医学技术与方法)、基础核医学、......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刊期: 2016- 01
-
7部门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2015年12月1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显著提升;但也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对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 刊期: 2016- 01
-
18F-NaFPET/CT骨显像操作指南
一、前言18F?NaF是一种用于探测骨骼病变的高灵敏亲骨性PET显像剂,其在体内的摄取机制类似于99Tcm?MDP,但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更快的血液清除速率和更高的骨骼摄取(相当于99Tcm?MDP的2倍)。18F?NaF的摄取反映了血流状况以及骨骼重建情况。PET/CT是一种将功能和解剖影像融为一体的分子影像学设备。PET/CT显像分为局部区域(如头颈部、胸部、腹部或盆腔)、躯干(从颅底......
作者:陈跃;赵军;吴湖炳;赵新明;徐浩;霍力;朱小华;黄占文;蔡亮;李亚明 刊期: 2016- 01
-
18F-FDGPET/CT显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进行检查的62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显像结果,以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PET/CT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灶的诊断效能。结果62例患者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者28例,第二原发癌(无复发、转移)9例。......
作者:陈丹丹;吴湖炳;王全师;周文兰;李洪生;王丽娟;田颖;董烨 刊期: 2016- 01
-
18F-NaFPET/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18F?NaFPET/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23~72岁)鼻咽癌(NPC)患者的18F?NaFPET/CT和MRI检查资料。以6个月左右的影像随访结果为“终判断标准”,计算18F?NaFPET/CT与MRI诊断NPC颅底骨质受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行χ2检验。另外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
作者:乐亚丽;陈雨;陈跃;黄占文;吴敬波;赵冬梅;张莉;唐光才 刊期: 2016- 01
-
以谷氨酰胺合成酶为靶点的13N-NH3 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为靶点的13N?NH3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Westernblot和PCR定量分析PC3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GS的表达量,并分析2个细胞株13N?NH3摄取的情况。选取3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13N?NH3PET/CT检查,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Gleason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定量分析GS表达水平,对6分区的SUVmax、GS......
作者:张雪珍;史新冲;何巧;易畅;张芳玲;张祥松 刊期: 2016- 01
-
18F-FDG PET/CT显像SUVmax>2.5的病灶数及肿瘤代谢体积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11月间经临床或病理学证实的36例MM患者(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63.5岁),分别记录治疗前PET/CT所示病灶数、SUVmax>2.5的病灶数,并测定各病变SUVmax及MTV。将病灶数、SUVmax及MTV分别与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浓度进行相关......
作者:吴增杰;边甜甜;王艳丽;房娜;曾磊;崔新建 刊期: 2016- 01
-
18F-FDGPET/CT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目的:评价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CCUP)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137例病理学诊断为CCUP的患者[男95例、女42例,年龄24~84(55.77±11.71)岁]的PET/CT显像结果,将其与病理学和(或)临床长期随访(≥6个月)结果进行比较,计算PET/CT探寻CCUP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
作者:刘红红;兰晓莉;Anand Gungadin;吴志坚;贾清;张永学 刊期: 2016- 01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内皮祖细胞靶向肝癌的MR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小动物专用高场MR(7.0T)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标记的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至肿瘤局部的情况。方法抽取荷瘤鼠腹腔积液,直接注射法种植于15只裸鼠肝脏,制作小鼠移植性H22HCC模型;取C57BL/6小鼠骨髓分离培养EPCs,用25μg/ml纳米铁复合物(SPIO?PLL)对第三代EPCs进行标记;利用MTT比色实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磁性标记对细胞生长、凋亡的影......
作者:麦筱莉;范海健;牡丹;余德才;杨军;朱斌 刊期: 2016- 01
-
11 C-胆碱P ET/MR SUVmax/ADCmin比值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MR一体机SUVmax/ADCmin比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简称活检)前行PET/MR显像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将前列腺分为5区,测量各区组织SUVmax及ADCmin,并计算其比值(SUVmax/ADCmin);以各区穿刺活检诊断为“金标准”,将病变区......
作者:刘亚超;许勇;刘爱军;刘家金;李灿;李云钢;高江平;张旭;田嘉禾;徐白萱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68Ga-NOTA-Duramycin的标记与生物分布实验研究
- 2 18F-FDG PET延迟显像鉴别诊断原发性肺癌
- 3 用Meta分析法评价FDG PET显像诊断肺单发结节的价值
- 4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5 99 Tcm-3P4-RGD2 SPECT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6 P ET/CT诊断迷走及臂丛神经淋巴瘤病一例
- 7 123I放射性药物简介
- 8 肾上腺髓质素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 9 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移植肾GFR测定中的对比
- 10 11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核素骨显像分析
- 11 利尿后18 F-FDG PET/CT延迟显像探测男性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
- 1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短肽配体的筛选
- 13 188Re-IGF-1类似物对胰腺癌细胞Patu8988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实验
- 14 小儿癫(癎)18F-FDG PET/CT高代谢灶的判读及分析
- 15 双功能制剂99Tcm-Gd-DTPA-DG的制备及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 16 68Ga-DOTA-cRGD的制备及对荷肺腺癌裸鼠的显像研究
- 17 骨SPECT/CT显像对肿瘤脊柱转移鉴别诊断的价值
- 18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相位分析评价健康人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
- 19 131I标记抗肝癌单克隆抗体片段的内照射吸收剂量估算
- 2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和核因子-κB与格雷夫斯病的关系